叶亮亮 梁其伟 川观新闻记者 任紫鑫 绵阳观察 郭超英
7月3日,见到盐亭县九龙镇青松村驻村工作队队员、农学硕士向阳,这位来自县委组织部人才股的干部,正在特种养殖户杨兴书的基地俯身细察蟾蜍长势。
特种养殖户杨兴书是盐亭县首家尝试蟾蜍养殖的创业者。面对技术空白,虽有外地合作方支持,但向阳的到来为他提供了更便利、更精准的指导——从精细化管理、规范消毒、疫病防控到科学用药,向阳提供了全方位技术支持,就连办理特种养殖证等手续他都一并拿下。
青松村一角
“小向在养殖、消毒、防病、用药等关键环节都给了我们最可靠的服务、指导,这让我做大做强蟾蜍养殖更有底气。”杨兴书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向阳为青松村带来的不只是技术。青松村拥有七里花乡现代农业园区,园区每年都要举办球宿根花卉节,但其影响力有限。为盘活这里的“美丽资源”,向阳萌生拍摄宣传片提升影响力的想法!
拍摄花卉节相关视频
说干就干,他扛起设备走进花田、农舍,制作的微视频《把论文写在山坡上把成果留在农民家》在首届川渝青马学员说微视频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并通过多个平台向全国发出“诗画青松”邀约。
更进一步,在今年举办的盐亭县第五届球宿根花卉节期间,青松村采用向阳提出的“线上引流+线下体验”模式,先后吸引游客20余万人次来青松村观光旅游。此外,青松村驻村工作队还借力花卉节流量开展“我为乡村振兴做贡献”活动,展销本地土鸡蛋、桑叶茶等特色农产品,带动村民增收5万余元。“节庆搭台、产业唱戏、直销惠民”的助农模式效果初显。
为提升青松村村民自治、共治效果,向阳与工作队结合“川善治”乡村治理平台,耐心指导村民如何操作使用,如何通过平台发表意见建议。村民董大爷在“村民说事”板块反映路灯不亮,问题第二天即解决。积分制推行后,参与环境整治、志愿巡逻的村民日渐增多,村容村貌也焕然一新。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