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祖明远 绵阳观察 郭超英
连日来,面对严峻汛情挑战,绵阳市游仙区忠兴镇创新构建“挂图作战+联防联控+精准服务”防汛应急体系,通过可视化指挥、网格化预警、实战化演练和精细化保障,全面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守护辖区4.7万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游仙区忠兴镇应急指挥作战图
作为芙蓉溪流域核心区,忠兴镇防汛压力突出,辖区内分布着12座水库和7条自然河流。为打破传统文字预案的局限,该镇创新绘制出大幅“应急指挥作战图”置于镇值班室核心位置。这幅作战图以红黄蓝等色彩标签,清晰标注出水库、河流、山洪风险点、转移人员安置安全屋等关键防汛要素的位置及属性,让指挥人员能直观掌握风险态势,实现指令精准高效下达。例如,当区级发布山洪橙色预警时,作战图可直接显示芙蓉溪水位超警风险区域,明确下游金玉桥附近14户20名居民需立即转移,并同步指示对应应急物资库提供支援。
为确保预警信息传递至“最后一米”,忠兴镇构建起多重保障网。一方面,严格落实水库、山洪点24小时专人值守制度,对确定的转移对象实行“人盯人”“户对户”包保;另一方面,创新“三重预警保障机制”——通过短信平台、微信群组第一时间推送预警信息,组织应急队员逐户敲门确认告知,发动邻里互助提醒,确保信息传递无死角,尤其保障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及时获取避险信息。同时,该镇将实战演练常态化,通过模拟芙蓉溪漫堤、山体滑坡等真实险情,反复锤炼队伍的快速响应与协同处置能力,让预案从“纸上”落到“地上”。
一线巡护
聚焦病险水库治理与流域防洪短板,忠兴镇坚持问题导向,推动隐患限期整改、逐一销号。针对水库安全度汛隐患,该镇实施“汛期清零”行动,目前4座病险水库正稳步推进除险加固,已完成麻柳、南河水库等起渔设施及拦鱼网拆除、劳武水库库区违建房屋拆除等工作。
在严格落实河长制的同时,该镇组织200余人次对7条自然河流开展漂浮物打捞、淤泥清理,累计清理漂浮物、淤泥10余吨,保障汛期水流畅通。此外,为凝聚区域防汛合力,忠兴镇还创新建立跨界联防联控机制,与江油新安、大堰、战旗等6个毗邻乡镇签订流域联防协议,实现机械设备、救援力量等资源统一调度共享。
在转移安置环节,忠兴镇高标准打造并运行安置安全屋,为需转移群众提供安心之所。各安全屋均按“有饭吃、有干净水喝、有被褥、有临时医疗条件、有卫生厕所、有安全保障”的“六有”标准配备,部分示范点还增设空调、图书室、棋牌室及健身设施,提升安置舒适度,针对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安置点还配备专人值守,提供心理疏导和必要照料,同时严控已转移人员擅自返家风险。
在宣传引导上,该镇采用“三步工作法”,即志愿者在安置点面对面示范自救互救技能,微信群实时推送带醒目标记的安全屋位置图和预警信息,乡村大喇叭循环播报简洁明了的避险口诀。
据了解,忠兴镇通过“挂图作战”明晰责任链条;“土洋结合”织密预警网络;“联防联控”凝聚区域合力;“安全屋+”兜底民生关怀等举措构建起“人防、物防、技防”深度融合的防汛减灾体系,不断筑牢防汛安全屏障。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