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光涛 川观新闻记者 祖明远 绵阳观察 郭超英
7月31日,在绵阳市游仙区仙鹤镇“果满山川”现代农业园区的葡萄架下,一串串饱满的果实挂满枝头——“巨峰”紫黑透亮、“阳光玫瑰”翠绿欲滴、“巨玫瑰”馥郁芬芳,眼下,当地多个品种葡萄陆续成熟上市,不仅通过电商批发渠道发往全国,还吸引周边游客前来体验采摘,单日销量已超6万斤。
果农筛选葡萄
凌晨4点,天光未亮,仙鹤镇云水村种植户文开宣已带着20余名工人钻进葡萄园。架上葡萄在晨露中泛着光泽,果农们穿梭其间,小心剪下成熟果实,随即运往库房分拣、装箱。
“今天1万斤订单要发往重庆,中午12点前必须装车。”从事葡萄种植14年的文开宣介绍,仙鹤镇充足的光照、肥沃的土壤和丰沛的水源,让这里的葡萄口感出众、营养丰富,成了市场“香饽饽”,今年他家5亩巨峰葡萄已被订空,预计产2.5万斤,收入约8万元。
热销的不止“巨峰”。在洛水村,种植户陈明洪的15亩阳光玫瑰同样走俏。尽管今年全国阳光玫瑰价格有所下滑,但凭借过硬品质,他家的葡萄仍不愁卖。“刚摘的1万多斤,中午打包好,晚上就能到西安。”目前,他已售出3万余斤,收入超20万元。
葡萄商收购葡萄
除了批发端的车水马龙,当地采摘园也人气爆棚。在菩提庄园,游客们手持剪刀、提着果筐,亲手剪下成熟的葡萄,在品尝香甜的同时,感受丰收的乐趣。“每年这时候都来,这儿的葡萄品质特别好,甜到心里。”游客李女士笑着说。
“现在是销售旺季,全镇每天用工超200人,葡萄单日销量突破6万斤。”仙鹤镇党委副书记、提名镇长姜剑锋介绍,近年来,当地通过“政府+科研院所”合作模式,建起葡萄种植技术专家人才库,为产业精品化、高效化发展保驾护航。
目前,该镇已培育2家葡萄种植企业、15家家庭农场、2个专业合作社,葡萄种植面积稳定在5000亩,年产量超1.2万吨,年产值约1.2亿元;游仙葡萄更成功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摘下“国字号”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