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霭彬 严光涛 川观新闻记者 祖明远 绵阳观察 郭超英
进入9月以来,绵阳市游仙区23.8万余亩的水稻迎来收割季。
连片的稻田
9月4日,在游仙区仙鹤镇“仙鹤粮仓”优质粮油现代农业园区,一台台收割机正高效作业。“一台收割机一天能收20到30亩,效率是人工的几十倍!”农机手贾海章介绍,机械化收割不仅省工省时,还能最大程度减少粮食损耗,让“颗粒归仓”更有保障。
“收割完成就准备送到烘干房,省时又省力。今年收成好,水稻每亩收获在1400斤左右。”种植户唐子颜介绍,“收割完水稻后就准备进行下一季的油菜种植了。”
绵阳游仙区整体以丘陵地貌为主,其区域内除东部少量低山地形外,大部分区域为缓丘地貌,地势呈现出西北高、东南低的特点,丘岗、沟谷交错分布,这种地形特征也影响了当地农业种植布局(如水稻、油菜等作物的分布)和乡村发展规划。
成熟的稻子
针对地域特点和眼下水稻收割高峰的来临,游仙区科学调度农机设备,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在秋收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大力推行农业机械化在粮油作物种、收上的应用,特别是收割机的使用,这大幅提高了收割效率,确保了粮油作物的及时收获。
值得一提的是,游仙区仙鹤镇以“党建引领+现代农业”为发展思路,在“仙鹤粮仓”优质粮油现代农业园区深入推进“四改一化”建设——通过改水、改路、改土、改种,搭配全面推广农业机械化,既持续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又普及良种、良机、良技配套的种植模式。
收割机正在收割
此外,该园区还借助“农机补贴”政策,鼓励种植大户添置收割机、插秧机等设备。如今,园区“用水可控、耕作畅行、田方地宽、优种良育、机耕高效”的产业格局已初步形成,园区内水稻机收率超95%。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