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矛盾化解在一线 涪城区“邻里红”议事厅成为邻里的“舒心厅”

2025-09-15 10:20:05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国平

川观新闻记者 祖明远 绵阳观察 郭超英

近日,绵阳安昌社区某小区楼顶的鸽子“咕咕”声干扰了邻居蒋女士的休息,在网格员收集线索、党员上门调解后,最终养鸽子的黄大哥改进了鸽子管理。一周后,蒋女士反馈说:“问题解决了,邻里之间无争执,心里踏实多了!”

议事厅调停现场,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这是绵阳市涪城区“邻里红”议事厅挂牌以来,协调处理的第34个群众小事。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基础单元,也是城市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关键环节。绵阳市涪城区践行“枫桥经验”,推出“邻里红”议事厅基层治理品牌,通过专注于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特别是城市社区领域矛盾化解,通过“零距离”协商机制,引导居民自主参与问题解决流程,显著提升群众的参与感、幸福感与获得感。

今年以来,“邻里红”议事厅已协调解决120余个类似问题,矛盾化解率高达93%。“邻里红”议事厅如何发挥作用?该议事厅由社区党委统一领导,通过发挥网格员“一线观察哨”作用,实现高效反映,做到“1314”,即针对网格内收集的民意诉求,1天内核实情况、3天内协调处理、1周内反馈进度、4周内回访成效,确保问题闭环管理。

化解矛盾要避免各说各话,为此,“邻里红”议事厅探索了五步协商流程“提—议—决—办—评”,即居民提议、集体议定、民主决策、责任办理、结果评价,由议事厅统筹党员、志愿律师、业委会成员和社区“调解员”等多方力量,将问题化解在源头、处理在一线。

在富临大都会小区,业主因停车位分配不均产生纠纷,议事厅通过线上问卷收集意见后,召集居民集体会议,仅用了2天时间就制定出公平的车位共享方案。这种“小事快办、大家参与”的模式,不仅避免了矛盾升级,还让居民从“旁观者”转变为社区共建的主动参与者。

直属库家属区的刘阿姨原本是位与土地打交道的农民,进城后难以适应城市生活,在小区墙角用泡沫箱种菜解闷。刘阿姨坦言:“不是买不起蔬菜,而是闲下来浑身难受。”网格巡查发现问题后,“邻里红”议事厅立即行动——社区党员、网格员和志愿者共同到访,通过耐心劝导,帮助她加入社区广场舞舞蹈队,并提供心理疏导等服务。刘阿姨不仅放弃了种菜,还在舞蹈队结交了友伴,逐渐融入了城市生活。

议事厅还推动跨部门联动,整合派出所、民政和交通等资源,处理类似复杂的社区问题,如安全整治或设施改善等。群防群治机制同步启动,通过居民理事会组织居民参与居规民约制修订,并定期举办道德讲堂和家风家训宣讲活动,培养居民的自我管理能力与文明素养。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