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亮亮 川观新闻记者 任紫鑫 绵阳观察 郭超英
金秋时节,绵阳市盐亭县鹅溪镇的田野间稻浪翻滚,收割机轰鸣声此起彼伏。9月12日上午10点,鹅溪镇黄金钩村村民曹仕永骑着三轮车,载着刚收的稻谷直奔盐亭县鹅溪农机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工作人员熟练地过磅、测水分,很快算出结果:1059斤,当场结算1346元。
鹅溪农机专业合作社
“今年试种了1亩野香优臻占,收了1200多斤,合作社收价比普通品种每斤高1毛多,很划算。”曹仕永揣着现金,笑着说还留了些新米自家吃。
曹仕永口中的“野香优臻占”,是合作社今年重点推广的水稻新品种,也是首次在该镇种植。“这个品种平均亩产能到1200斤,米质还好,米粒有嚼劲、米香浓,特别受消费者欢迎。”合作社理事长欧秀坤介绍,为了调动农户积极性,合作社承诺“全回收”,农户收割后直接送粮即可,省去晾晒、仓储、销售的麻烦。不仅如此,收购价每斤还比普通水稻高至少1毛钱。
粮食丰收,烘干是最后一关。在该镇合作社的烘干中心厂房内,热浪裹挟着谷香,刚收割的湿稻谷正通过传送带涌入烘干机。
烘干中心
据了解,合作社的烘干中心日处理能力达45吨,即便遇上阴雨天,也能及时烘干稻谷,解决了农户“晒粮难”的顾虑。
更让村民安心的是合作社“集体经营+参股分红”新模式,目前已有66名农户参股,合作社盈余按股份比例分红,仅去年,部分参股农户就增收超6000元。
“我们把零散的闲置地整合起来,建成现代化农场,现在机械化种植覆盖率已达90%。”欧秀坤说,下一步合作社计划新建仓储车间和粮油加工车间,延长产业链,打造属于鹅溪镇的特色大米品牌。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