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丰”景浓!绵阳仙鹤镇以智慧赋能让好收成变“好钱景”

2025-09-24 09:01:37来源:川观新闻编辑:王国平

严光涛 川观新闻记者 祖明远 绵阳观察 郭超英

秋分时节,硕果盈枝。9月23日,走进绵阳市游仙区仙鹤镇,随处可见金黄的稻穗、饱满的玉米随风起伏,晶莹的葡萄、翠绿的香梨挂满枝头。

丰收

丰收的实现,既要“靠天帮忙”,更要“靠人努力”。“智慧农业”正是仙鹤镇解锁丰收的核心密码。近年来,该镇紧扣“党建引领+现代产业”发展思路,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到田间地头——改造水渠让灌溉水直达农田,告别“靠天浇地”;硬化拓宽田间道路,保障收割机、播种机等农机畅通无阻;推进田块整治,建成集中连片、宜机作业的高标准农田;引进抗旱抗虫的优质稻、高产玉米等良种,从源头夯实丰收基础。

晾晒玉米

如今,无人机低空植保、大型联合收割机穿梭收割已成常态,当地播种、施肥、收割全流程机械化覆盖率超90%;“良种+良机+良技”的配套模式,更让每亩粮食产量较五年前提升10%。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作到“智慧种植”的转型,既为农民“省力”,更让土地“增产”。

收割

“产量丰收不算完,农民腰包鼓起来,才是真丰收。”这是仙鹤镇干部群众的共识。随着特色产业规模逐年扩大——葡萄种植面积突破5000亩,粮油种植面积达3.8万亩,禽蛋年出栏量超4.9万吨,销路曾是种养殖户的“心病”。为破解这一难题,仙鹤镇打出“线下活动+线上电商”组合拳——连续七届高质量举办葡萄音乐节,每年吸引市民游客超3万人次,累计带动群众增收超400万元。

仙鹤的葡萄熟了

同时,该镇创新“党支部+农户+视频达人”联动机制,组建全区首个新农人助农短视频志愿服务队,让“枝头鲜”变成“线上俏”。

渔业丰收

从“卖产品”到“卖品牌”,是仙鹤特色农产品的进阶之路,更是当地践行“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生动实践。

为守住品质底线、凝聚产业合力,仙鹤镇组建“仙鹤壹品”镇域公共品牌,将分散的农产品“拧成一股绳”,实现统一标准、统一包装与严格品控。其中,仙鹤葡萄果粒近圆形、黄绿色有光泽,穗重1479~1540g、平均粒重约15g,果皮薄且不易去皮,无核多汁、脆甜带玫瑰香;仙鹤鹌鹑蛋则在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维生素B2、硒含量及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比上,均优于参考同类产品。过硬的品质让“仙鹤葡萄”“仙鹤鹌鹑蛋”相继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

鹌鹑蛋出库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