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观察 付江
“大家收拾好了就赶紧出发,赶在天黑之前到达白马河保护站。”5月21日早上9时许,在绵阳市平武县大熊猫国家公园黄土梁片区,由白马派出所所长韩代明和护林员组成的12人巡逻队伍开启新一天的巡护任务。
这是四川、陕西、甘肃三地第九次开展跨区域联合巡护,韩代明所在的巡逻队主要成员由四川省和甘肃省的护林员组成,他们将从四川平武县黄土梁出发,穿越大熊猫国家公园,翻过崇山峻岭,最终到达甘肃文县白水江白马河保护站。“运气好的话我们还有机会碰见野生动物呢。”巡逻队伍边走边聊,沿着原始森林踏上了既定线路。
参与大熊猫国家公园第九次川陕跟三省跨区域联合巡护行动2号线路全体成员。 唐超 摄
线路难度3颗星
主线任务:反偷盗猎、采集实体痕迹
当天绵阳多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预计最高温度将达到35℃,但地处海拔超过3200多米的大熊猫国家公园黄土梁片区,体感温度却只有几度。巡逻队员们穿着厚厚的衣服,背着背包,步伐矫健地向丛林深处进发。
在他们的背包上,锋利的镰刀必不可少,这可以砍断拦路树枝,绑腿的布袜子更是标配,可以防御水中的蚂蟥。除此之外,队员们还背着单反相机、红外触发相机、GPS定位系统、卫星电话等设备及干粮,以满足山上所需。“背了点馒头、黄瓜、苹果,在野外这些东西是最方便的。”韩代明说,虽然大家衣着不同,但所带物资和巡护流程都是统一的。
此次韩代明所在的巡护队伍要从绵阳平武王朗出发,翻山到阿坝州九寨沟勿角,再从黄土梁翻山到甘肃文县白水江白马河保护站,总共需要两天时间。“这个线路是我们自己选的2号线路,难度3颗星,不算最难,也不算简单。”行走过程中,韩代明简单介绍了一下线路选择情况。
原来,在每次川陕甘三省区域联合巡护行动前,相关部门就会发布几条巡护线路,并公布该线路的难度指数,三地护林队伍可以任意选择,类似于“揭榜挂帅”。
巡逻队伍在大熊猫国家公园王朗片区内进行巡逻(护)任务,守护保护区安全。唐超 摄
行走线路虽然不同,但大家都有着共同的任务。“我们首先要看有没有偷盗猎情况,其次是看大熊猫跨区域活动轨迹,比如说活动痕迹、主食竹情况等,还要对重点动植物进行监测及救助。”韩代明说,巡逻队伍会沿着山梁上山,看看有没有非法狩猎、猎捕动物活动痕迹,这也是联合巡护的重要意义之一。
精准记录生态数据
共同守护大熊猫栖息地
其实在5月20日,韩代明所在的巡逻组便从绵阳平武王朗牧羊场出发,走了5个多小时到达了阿坝州九寨沟县勿角甲务池,这期间他们也是收获满满。
“昨天我们拍到了熊猫粪便,看到了黑熊行迹,还算是有收获。”巡逻队中来自九寨沟县的护林员冯一帆说,在找到这些线索后,他们对这些情况进行了详细记录,并对发现的野生大熊猫粪便进行GPS定位和影像采集,为科研保护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在韩代明的手机上,记者看到了他们拍下的一段视频:镜头中,茂密的森林里有几棵大树的下端被剥去了一层树皮,露出来的新鲜树干上有明显的爪牙痕迹。“这就是黑熊挖的,也能够说明这一带有黑熊在此生活。”韩代明解释道。
大熊猫国家公园,不只保护大熊猫。这里还有与大熊猫相伴的其他野生动物,一起在国家公园栖息。在两天的巡护过程中,巡护沿着山脊、河谷和林道进行了全面的监测巡护,记录了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情况,发现了大熊猫、羚牛、毛冠鹿等珍稀动物的实体或痕迹。
联合巡护队在大熊猫国家公园黄土梁川甘交界地带开展山林巡护任务。 唐超 摄
令巡护员们欣慰的是,此行没有发现猎套、陷阱等盗猎工具。“说明现在大家法治意识越来越强了,野生动物们的生存空间也越来越大。”韩代明说。
就在韩代明所在巡逻组往甘肃文县白水江白马河保护站行进时,此次川陕甘三省区域联合巡护行动中的另一支队伍传来喜讯:“王朗巡护员近距离偶遇野生大熊猫遛弯、爬树……”这令大家羡慕不已:“希望我们也能偶遇更多的野生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