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创大会|人形机器人担任“发布官” 绵阳这场科技创新大会为产业化提速

2025-07-21 11:01:42来源:川观新闻编辑:王国平

川观新闻记者 祖明远 任紫鑫 绵阳观察 郭超英

伴随着“咔哒”的脚步声,人形机器人“夸父”走上发布席,担任绵阳科技创新新产品的“发布官”:高性能关节模组设备、WP120航空涡喷发动机、LWD800激光电弧耦合增减材装备……7月18日,2025年中国(绵阳)科技城科技创新大会上,一口气发布7个“绵阳造”最新产品。

夸父机器人现场发布创新产品(郭超英摄)

其中,面向具身智能的高性能关节模组设备,为西南首个;WP120航空涡喷发动机的诞生,标志着国产小型涡喷发动机迈入“智能、绿色、可消耗”新纪元;LWD800激光电弧耦合增减材装备,突破铝合金大尺寸异型薄壁件复杂构件一体化成形技术瓶颈、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

大会现场(郭超英摄)

作为中国科技城,绵阳科技创新实力雄厚,而科技创新大会则成为绵阳推动科技成果展示、科技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当天会上还举行了一批科技创新合作正式签约,涉及院地合作、科技项目、创新平台等方面,让科研成果加快跃向“生产线”。

签约(郭超英摄)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大会上发布的新产品、签约的新合作,更多聚焦于推动产业化,探索打破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壁垒,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特别是结合绵阳确定的7条特色产业新赛道发展,推动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

揭牌(郭超英摄)

例如,围绕机器人产业,发布具身智能的高性能关节模组设备、全尺寸仿生人形机器人D11在国内首次应用于某智慧工厂3C制造场景、四川省具身智能机器人训练场正式落地绵阳……涵盖产业发展相关的产品创新、应用创新和平台建设。

其中,四川省具身智能机器人训练场正式落地绵阳,将通过集聚产业链相关资源,打造机器人产业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发展。

授牌(郭超英摄)

这样的探索正不断提速。去年以来,绵阳着力提升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和及时性,创新组建天府产业技术研究院,获批建设3家省级中试研发平台,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首次突破200亿元、实现倍增。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