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观新闻记者 王国平 祖明远
10月28日,位于群山之间的平武县白马藏族乡亚者造祖村祥述加寨沐浴在暖阳下。虽然气温只有5摄氏度左右,但寨子里却是一片火热的气息。
寨口的停车场里,停着来自重庆、甘肃、陕西等地的自驾游车辆。寨子里面,有民宿正抢抓工期施工。

雪山、彩林相映成景。
当天下午,亚者造祖村党支部书记杨军召集村里的党员干部、致富带头人围坐一起,对照刚刚发布的“十五五”规划建议全文,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总结九绵高速全线开通给村里带来的变化,讨论“十五五”期间村里的文旅产业提档升级的路径。
9月29日,九绵高速全线开通,祥述加寨距离高速的王朗出口仅300多米。通车后的首个国庆假期,寨子里的29个民宿爆满。
“祥述加的意思是六户人家,因为地处偏僻,最初这里只有六户人家。”杨军说,祥述加寨紧邻九寨沟县,风景秀美,过去交通不便,当地村民只能依靠传统农业和务工为生,“原来有几家农家乐,但是条件很一般,经营理念也有点落后。”随着连接绵阳与九寨沟的九绵高速建设不断提速,祥述加寨开始了民宿建设高潮。如今寨子有64户人家200名居民,很多外出务工人员都回来了。
看到《建议》指出,健全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确保乡村振兴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杨军跟大家伙认真琢磨,如何用好这一帮扶政策,把钱花在刀刃上。
得益于绵阳当地的金融信贷政策支持,寨子里大多数民宿在近3年拔地而起。
格珠他是寨子里少数曾走出大山做生意的创业者。今年9月,依托贷款和自筹资金,他的民宿正式开业。“每个房间装了地暖,游客还可体验藏餐、篝火等民俗,仅在国庆期间收入就达到6万余元。”说起生意,52岁的格珠他难掩兴奋,明年,他准备在院子里加装3根充电桩,“虽然价格要比慢充多一倍,但我还是要装快速充电桩。另外,游客对我们的民俗文化非常感兴趣,准备再增加一些新的体验项目。”

正在建设的民宿。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8日,祥述加寨接待游客3.8万余人次,文旅产业带动群众增收920余万元,助推村集体经济增收超39万元。
《建议》里这句“统筹建立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让脱贫户玄英有切身感受。2021年,她通过贷款建起两层民宿,外墙与周边民宿保持一致,都是淡淡的黄色,小院不大,但她把每扇玻璃都擦得可以当镜子,还在院子外墙洒下了种子,现在格桑花和蜀葵正在开放,不时吸引路过的游客“刹一脚”拍照。虽然只有12个房间,但随着游客的到来,一家人通过经营民宿、售卖饰品等实现持续增收。“特别是今年国庆期间,交通好了,游客多了,房间不够用了。”
看着自家的民宿,脱贫户玄英早有了新打算,决定在后院再添盖一座房屋,增加4个高端房间,并把在外面工作的一双儿女都喊回来。
除了特色民俗文化,祥述加寨所在亚者造祖村还有一个特别的优势:是大熊猫国家公园平武片区的入口社区、紧邻王朗自然保护区。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十五五’时期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部署,让我们方向更明、干劲更足。”杨军感叹,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背靠大熊猫国家公园和特色民俗文化,村里的民宿、研学产业发展迅速,随着九绵高速的开通,村里又成为大九寨环线的一个重要节点,“这是村里的重大的机遇,‘十五五’更是村里发展再上新台阶的关键时期。”
“村里的文旅产业要再上新台阶,必须提供更好的服务。”讨论会上,格珠他提议,大家要加强自律,严禁宰客等行为。并将《建议》发在村文旅协会微信群里,这得到很多民宿老板的赞同。
白马藏族乡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地也正在研究相关方案,推动民宿产业健康发展。
祥述加寨内只有一条主干路,700多米长,民族风情浓郁的民宿沿路而建。道路两侧还有9户村民正在加紧施工,建设新的民宿。

寨子里的主干路。
但这条路现在还没有名字,格珠他认为应该为这条路起一个正式名字。在讨论会上,他提议:“虽然路两旁都是民宿,但不能总叫‘民宿路’,我提议起名叫‘若恩路’,意思是‘感恩路’,感谢党和政府带领我们发展产业共同致富。”
这个建议被大家一致通过。“我们白马藏乡永远感激党的恩情,感谢党的好政策。”杨军说,“我们要带着这份感激,撸起袖子加油干,下个五年,村里一定会有新的变化。”
漫步在“若恩路”上,远处巍峨的雪山和眼前刚刚被秋风染色的彩林相映成景,而这条路还在不断地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