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撤安县设安州区。5月20日,安县结束了1600多年以县为治的历史,开启了以区为治的新纪元。撤县设区,为安州区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市、区优势互补深度融合,共享绵阳改革发展成果;突破现行体制制约,借助绵阳中心城市资源和优势,加快安州区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绵安融合发展;与绵阳主城区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配置资源,促进安州区更好地融入国家科技城建设大局,推动安州区经济大发展、人民更幸福……
加速融入科技城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安州区作为绵阳科技城集中发展区的一部分,撤县设区后,市、县分治约束消除,绵阳科技城发展空间得到拓展,也为安州区加速融入科技城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安州区的产业发展也步入快车道。
目前,科技城集中发展区建设已步入新阶段,总投资20亿元的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项目全面开工。绵安快速通道科技城大道连接线段道路及互通立交、八家堰大桥、奓口庙至金家林段已建成通车;高新区、涪城区、安州区等通过市财政支持和自筹资金投入3亿元,完成5平方公里范围内拆迁工作。此外,作为承接科技城集中发展区重大产业布局地,绵阳市汽车及零部件、化工两大专业园区已布局安州区,汽车产业园将以整车制造为产业发展主攻方向,推进新能源汽车和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力争到202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00亿元,为将绵阳打造成全省第二大汽车城奠定坚实基础。绵阳综合保税区建设、成兰铁路雎水客货站开通,对打造开放安州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绵安融合发展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
撤县设区后,安州区将被纳入绵阳科技城建设的总体规划框架,使安州区获得与绵阳现有两个老城区同样的城市地位,并一跃成为“成德绵经济带”前沿对接点,通过产业与居住空间的重新布局调整,有利于优化安州区城市发展格局,缩小发展差距,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安州区的公共交通、文化、教育、体育、医疗基础设施将更加完善,广大群众可以享受到绵阳中心城区优质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覆盖,城市基础设施、公共交通、文体配套水平将进一步提高,生产、生活环境进一步提升。城市公共交通将纳入全市统一规划,可能会在现有基础上增加到黄土、秀水、桑枣等乡镇的公交线路,方便老百姓出行。
安县撤县设区后城市管理将纳入绵阳市数字城管中心网络系统,安州区城市垃圾处理将纳入市上总体规划,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和城市品位将大幅度提升。
在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等基本公共服务上,安州区将与绵阳一体化,进而提高安州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水平和广大群众的幸福指数。
聚集人气商机安州区发展上档升级
撤县设区将使绵阳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也必然会为安州区第三产业发展带来更多人气、更多商机。安州区人口、资金、产业的集聚,将提供更多城市就业机会,带动城市交通运输、房地产、金融、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迅猛发展。
撤县设区后,安州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将纳入绵阳城市整体规划,有利于减少重大基础设施和城市配套公共设施重复建设带来的浪费;有助于城市扩容,吸引人口聚集;有利于建立城市基础设施、园林绿化建设、管理和维护的城市协调发展机制,促进安州区与科技城交通同环、产业同育、基础设施同建、公共服务同享、生态环境同治。
撤县设区后,安州区的土地市场和城市建设将更加统一规范,有利于市政府对安州区土地市场统一管理,进一步活跃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一级市场,提高商业用地单位地价,提高工业用地地价,有助于国有建设用地“招拍挂”出让操作水平提升。(安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