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痛点”,这场大会为新型工业化找“解法”

2025-04-25 16:01:41来源:川观新闻编辑:王国平

川观新闻记者 祖明远 绵阳观察 郭超英

4月24日,“科技城重大人才活动”2025西部新型工业化发展大会在位于涪城区的绵阳中关村项目二期举行。

大会现场(郭超英摄)

会上,一项项“重量级”活动相继展开——外籍院士、专家演讲;国内知名企业路演;为绵阳市“智改数转”园区服务中心揭牌;科技、新能源等公司签署入驻协议。

签约(郭超英摄)

“通过高端对话、前沿技术分享与产业资源对接,促进‘人才+产业+资本’深度融合,加快推动企业‘智改数转’进程和制造业绿色高效发展。”四川绵阳工业园相关负责人表示。

作为绵阳最年轻的省级园区,该工业园在绵阳市率先构建制造业“智改数转”协同创新平台,并为企业提供“小快轻准”的解决方案,消除中小企业“缺方案,不愿转、不会转”的顾虑。

此外,该工业园还与某科研单位共建科技城超算中心,目前算力已达到2818万亿次量级,未来将实现亿亿次算力量级,可与银河等超级计算机媲美,已为西科大、硅基智能等高校、企业提供了超算试用,进一步破解了企业“缺数据,不敢转、不能转”等难题。

该负责人介绍,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转型技术门槛高、生态协同弱等痛点、难点,本次新揭牌成立的绵阳市“智改数转”园区服务中心将整合全国优质资源,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推动绵阳建设西部智能制造示范高地。

“绵阳在中关村信息谷全国业务布局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作为西南区域重要合作项目,取得了阶段性运营成效。截至目前,绵阳中关村信息谷项目一期已聚集企业630余家,一个类中关村的涪城创新体系焕发出勃勃生机,基本实现“特色立园、企业满园”的阶段性运营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自项目二期交付以来,已签约入驻企业26家,成功签约了北京耘天科技、上海蜀霖电子、江苏金顺自动化等一批优质域外企业。接下来,中关村信息谷还将依托全国创新网络,继续加大力度支持绵阳中关村项目高质量发展,通过整合域外资源与绵阳转型需求,引进外部企业落地发展,助力本土企业全国布局。

“目前,绵阳已形成人才引育—产业集聚—资本赋能的良性循环。”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产业与市场研究所所长、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智能制造分会副秘书长田付新介绍,未来,绵阳需进一步强化“三链融合”——人才链对接产业链、资本链赋能创新链,在西部新型工业化中率先实现“科技—产业—金融”深度耦合。

看中绵阳大院大所云集、科技人才富集等完备要素,于去年底成立的纸享家(上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公司,在会上与绵阳中关村信息谷公司签署入驻协议。“下一步,我们将考虑在绵阳再成立一支近百人的研发团队,进一步开拓西部市场。”该公司四川公司总经理刘毅介绍,借助绵阳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公司可进一步实现降本增效。

会上,签署入驻协议的企业还有广东鑫凰新能源、四川九宇芯创公司,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还与绵阳中关村信息谷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