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州观察丨绵阳以“一老一小”为切入口 让城市发展成果转化为可感知的幸福温度

2025-07-08 10:09:01来源:川观新闻编辑:王国平

盐亭县造型时尚的公厕。受访者供图

兰建春 川观新闻记者 任紫鑫

6月30日,夜幕降临,绵阳市涪城区御林街的口袋公园里,孩子们在地面电子互动屏上追逐嬉戏;跃进路长虹五区小区的楼道中,平层入户电梯的灯光为居民归家之路增添暖意……

当前,绵阳正以“一老一小”为切入点,加速推进城市公共空间和基础设施的适老化、适儿化改造。

绵阳市游仙区五八社区常住人口2000余人,老龄化比例超过25%。考虑到居住区分布在山上,当地住建部门因地制宜打造山地社区垂直电梯,居民回家“一键触达”,不再做“登山族”。

“以前出门要绕一大圈,上下山像登山比赛,现在按下按钮,两三分钟直达家门。”谈起家门口的改变,五八社区居民王星全很高兴。

在绵阳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飞云大道,一座经过适儿化改造的口袋公园,正加快呈现。“我们用‘1米高度’的儿童视角审视每个细节。”项目设计师詹家伟介绍,这个口袋公园暗藏玄机。入口处,独角兽造型的卡通门头吸引着孩子们踏入这片“自然课堂”。儿童活动区的积木拼搭式器械贴合学龄前儿童身高,条石长椅环绕四周,方便家长边休憩边看护。园内迷你花园四季轮换植物品种,成为孩子们认知生命的活教材。

“以前接孩子只能坐在一旁,现在能一起观察植物开花结果,太用心了。”家长李玉笑着指向前方,彩绘地面即将铺展,童车停放区也正在施工。

绵阳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的一处口袋公园。唐韬 摄

一系列改造提升不仅为不同年龄段居民创造了共享的城市生活空间,更通过细节处的用心,让城市发展成果转化为可感知的幸福温度。在涪城区御营坝老街,不足300米的御营东街口西河坝巷,新建了两处街头游园。居民刘福发经常在园中与老友们聊天,“以前下雨天都不敢来,现在连台阶缝都填平了。”

在提升公共空间品质的同时,绵阳还将适老适儿理念延伸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以来,盐亭县已完成6座老旧公厕的升级改造,新建4座公厕。新公厕更注重外部环境,相关配套设施更加人性化,母婴护理台、无障碍通道、智能照明等配置,让特殊群体也能享受便捷。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更新改造和项目设计中,我们以‘一盘棋’思维统筹推动无障碍设施建设与适老化、适儿化改造。”绵阳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到2027年,绵阳新建的平政人行天桥、机场东路口人行天桥将配置6部无障碍电梯,新改建的北部生态公园等8个城市公园、翠庭廊等13个口袋公园以及59.5公里城市绿道将配套更健全的健身器材、游乐设施,既有住宅增设电梯1000部。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