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观新闻绵阳观察 付江
“大娘,过羌年了,欢喜过年的同时要注意冬季用火安全哈。”11月24日,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通泉派出所所长王鹏照例与同事一起逐户开展入户宣传工作。此时正值羌年期间,他们的任务是确保每一位村民都能了解冬季用火安全的重要性以及预防电信诈骗的发生。

王鹏入户宣传。
王鹏一口流利的四川话让村民们倍感亲切,但其实他是一名山东人。从2008年到北川,他已扎根在此。
2008年,即将从鲁东大学毕业的王鹏,本计划回老家山东安丘发展。但突如其来的“5·12”汶川特大地震,让他放弃回乡,报名参加了当年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到地震灾区参与志愿服务。

王鹏(中)
“如果不是那场地震,我的人生轨迹会按照既定的路线发展。”王鹏回忆道,初到北川,他难以适应四川酷暑湿热,身上长满湿疹,夜不能寐,最恼火的是语言障碍根本无法开展物资分发、民情摸排工作。
为突破难关,他白天跟着乡干部干活的同时边学方言,把常用词记在笔记本上,到了晚上,他就拿出本子默念,还拉本地同事“纠错”。短短一个月,他便能用方言交流。
2009年,王鹏通过公务员考试考入绵阳市公安局,被分配到北川县公安局永昌派出所。
“执着初心成就坚毅信念,无私大爱抒写忠诚警魂。”从警首日,王鹏便在日志扉页写下了这句话,他觉得既然选择留在这里,就要用全力去守护这一方百姓。
2022年,王鹏调任通泉派出所所长。通泉镇作为北川的经济大镇,不仅有众多企业,还有占全县2/3的开矿民爆物品,更有全县最多的货车,道路交通、治安防控和安全生产任务艰巨。在对辖区情况进行摸排后,他琢磨出一套“精准防控+源头治理”警务模式,并且牵头组建了“警企联防专班”,带领民警对62家企业开展“一企一策”安全指导。

王鹏在石材产业园进行安全检查。
为了提升辖区的安全系数,王鹏还会在辖区内组织企业进行安全培训,2024年,他共组织了35期培训,覆盖员工2000余人次,在他的努力下,辖区安全生产做到了“零事故”。
“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去。”作为一名山东汉子,王鹏常以这句话启示新入职的民警,而他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2025年7月,北川遭遇持续强降雨,通泉镇多条道路发生山体塌方和泥石流险情。接到预警后,王鹏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带领民辅警顶风冒雨奔赴一线,在落石不断的危险路段设置警戒区域,用扩音器喊话提醒过往车辆和群众绕行。为确保被困群众安全转移,他带领队员徒步穿越泥泞路段,逐户排查危房住户,在齐膝深的泥水中奋战6小时,成功转移群众56人,抢救群众财物价值30余万元。降雨过后,他又牵头开展灾后清淤、隐患复排工作,协调相关部门修复受损道路3条,帮助12家企业快速恢复生产。
从齐鲁大地到大爱羌山,从抗震救灾的“逆行者”到扎根基层的“守护者”,王鹏用17年的时间把“坚守”化为习惯,在基层岗位做好每一件小事。“好男儿志在四方,而我的志向是继续留在北川,守护这片土地。”王鹏说。
(图片均由绵阳市公安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