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一家四代人 难忘跃进路上光荣岁月
他们希望红色跃进路与绵阳同步发展

http://www.scol.com.cn  (2016-08-16 14:20:11)  来源:绵阳晚报  
编辑:尹勇  

近日,跃进路历史文化街区整体策划建筑改造景观提升方案出炉。按照提升方案构想,未来的跃进路将培育现代服务业,打造成西南红色励志文化特色旅游休闲目的地。

在这条充满历史记忆的街道,曾经生活过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他们在这里奉献青春热血,支持国家建设。红色的砖墙里,承载着他们曾经的生活点滴,也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变化印记。

属于跃进路的火红岁月

1958年,陕西筹建的796厂迁来绵阳204厂,生产军工专用无线电开关和连接器元件。1960年,长虹、九洲、华丰等军工企业在绵阳的一条小街上扎根建设,当时正值大跃进的年代,小街被命名为“跃进路”。780、783、796等厂(后来的长虹、九洲、华丰等)相继完工,一批军工企业的诞生,让沉睡千年的古城焕发新颜,开启了属于跃进路的峥嵘岁月,成为绵阳工业文明的发祥地,也奠定了绵阳成为全国重要工业基地的根基。

那时,天南地北的人才从四面八方汇聚绵阳,彻夜灯光的工棚、慷慨激昂的口号、追比赶超的热情激情,将跃进路本不繁华的路簇拥得红红火火。那些热血青年,自己动手建造厂房与宿舍,当作政治任务尽心完成,并把伟人的语录雕刻在建筑上,“百号楼”的墙面很快在能工巧匠手下变成了一幅幅活的标语。

“毛主席万岁”“大海航行靠舵手”“四川很有希望”……光阴荏苒,半个世纪过去,当年的热血青年已经年过古稀,当时的红色房子依然伫立。只是,红色房子周围的厂先后搬迁,原来的泥巴路被水泥路代替,原本荒凉空旷的跃进路周边,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梧桐树遮天蔽日,厂房前的跃进路大道车水马龙。

草棚下吃食堂 宾馆就是家

杨碧辉,女,72岁,父母、爱人、儿子,包括她自己,都是长虹厂的员工,一家三代人的青春和热血都献给了长虹、献给了绵阳,而跃进路,见证了他们一家人在那个激情岁月的生活回忆。如今,这一家人在绵阳已四世同堂。

1959年,为支持国家三线建设,父母带着当时才13岁的杨碧辉,以及杨碧辉的外公外婆,从重庆一家兵工厂举家来到绵阳。那时的绵阳还没有公交车,他们下了火车后,一路坐着鸡公车被拉到了跃进路。那时跃进路一带还是土泥巴路,长虹厂也还没有家属区,只在平政桥那边有几栋楼供职工居住。

由于来得较晚,平政桥附近的职工楼已经住满,无奈之下,他们一家被安排到了跃进路上靠近现在大润发那边的旅馆里住。一家五口人,分到了两间房。

“当时跃进路上很荒凉,哪有现在这么多房子哦,只有一条斜斜的巷子,从现在大润发超市,一直穿到成绵路。”杨碧辉告诉记者,她那时从重庆转学到绵阳中学,当时的绵阳中学就在现在绵阳二中的位置,离长虹厂最近,校舍也是当时最好的。

由于当时长虹厂在跃进路上没有食堂,杨碧辉的父母所在厂的职工吃饭都是在204厂一个粗糙的草棚“食堂”解决。从1959年到1986年,这一住就是近30年,杨碧辉也长大结婚育子。儿子出生后,由于和丈夫两地分居,杨碧辉和儿子分到了一间跃进路上12平方米的“母子宿舍”居住。

直到1986年,中央落实知识分子优厚待遇政策,厂里新修了职工宿舍,因为杨碧辉一家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于是有机会从跃进路搬到了长虹4区家属区。

这是我们一家的珍贵回忆

来到绵阳后的工作是充满干劲和挑战的,三线建设之初,中国国民经济基础薄弱,面对各种挑战,建设大军汇聚绵阳,在无水无电无路无车无房等极度艰苦的条件下,以顽强拼搏的意志和震撼人心的壮举,用青春和热血,加紧生产。

杨碧辉老人回忆,那时候的生活很简单,白天在厂里工作,晚上吃完晚饭就是加班,一个星期可能最多休息一天。人人都有战天斗地的豪情,都不甘落后,跃进路上留下了太多的脚步和辛勤的汗水。

“我父母所在的厂,从南京、重庆调过来两批中层干部,工人也是南京重庆过来的。”回忆起当年跃进路上一度辉煌的大小工厂,杨碧辉如数家珍,她告诉记者,现在靠大润发附近原有四个厂,跃进路的长虹厂是这四个厂的龙头,很受中央重视,其次是203、204(后被长虹兼并)等。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能来到这里工作的不仅是拔尖型人才,学习成绩好,还必须要‘又红又专’。”杨碧辉说,当时大学班上,有很多朋友放弃条件好的工作,坚决要支持三线建设,领着微薄的工资无怨无悔辛勤工作,精神非常可贵。

从长虹厂退休后,杨碧辉在社区当书记,儿子研究生毕业后也回到长虹继续奋斗。如今杨碧辉的父母亲都已90多岁高龄,杨碧辉随父母搬到了长虹五区居住,跃进路成为他们一家一个时代的永恒回忆。

“老同志一家三代都在长虹厂的为数不多,我们家算是一个,我们对长虹厂、对这跃进路都很有感情。”杨碧辉说,那天看了报纸,说这一片要打造成红色旅游景点,她很遗憾当年没有带着爱人、父母和孩子,在这里多拍些照片留作回忆。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中心设厂显然已经不合适了,这与现代化城市发展不协调,也限制了企业发展,搬迁是必然趋势。”杨碧辉说,作为绵阳最具代表性的老工业区,“红色”跃进路是绵阳工业发展的缩影,也代表了一段特殊的城市进程,希望能够合理地开发起来,既能保存红色文化,又能与城市发展同步。(闫静)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