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鸟中大熊猫”的拯救与保护

www.scol.com.cn  (2017-11-14 08:49:58)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尹勇  

绿尾虹雉。 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供图

国内首个绿尾虹雉保护研究中心在四川组建

10月30日,成都新华宾馆,近百名专家学者齐聚。

在这场名为“四川首届绿尾虹雉保护研讨会”上,所有人关心的中心议题聚焦在“人工饲养繁育”。

“是该坐下来好好交流了,特别是这么多年的经验得失。”会议间隙,国内雉类研究权威、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正旺翻看着手头资料,眉头紧锁。调查显示,野生绿尾虹雉数量不足一万只,且呈持续缩减趋势,因此,它还有个别称:鸟中大熊猫。

绿尾虹雉,中国特有大型鸟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世界性易危物种,也是传统文化中提及的“鸾”。现已查明,它的主要分布区位于四川西北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带,以及青海、云南、甘肃和西藏局部区域。其中,四川是它的老家,也是种群最大的分布地。

这一次,在绿尾虹雉的老家四川,专家们希望能够逐步解开它身上的谜团,通过人工饲养繁育的方式,复壮其种群。

□本报记者 王成栋

核 心 提 示

调查显示,野生绿尾虹雉数量不足一万只,且呈持续缩减趋势,其别称为“鸟中大熊猫”

10年内使人工圈养种群从现在的11只扩大到200只以上,开展野外放归试验,实施迁地保护

发现:

与大熊猫几乎同时面世

“如果我们不做出成就来,真的对不起各位的期望,也对不起宝兴这块土地。”这是10月30日当天,接受媒体采访时王勇常说的一句话。王勇是雅安市宝兴县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委副书记。

统计显示,蜂桶寨保护区是322种珍稀动植物的产地,境内还分布着川金丝猴、大熊猫、雪豹等举世闻名的珍稀物种。而蜂桶寨不仅是绿尾虹雉的产地,还是它的发现地。

“说起来,绿尾虹雉的发现与大熊猫有着很深的渊源。”四川大学教授冉江洪介绍,绿尾虹雉的发现地恰好是宝兴县的蜂桶寨附近的邓池沟,是1866年法国博物学家阿尔芒·戴维发现的。而同样在宝兴县,1869年,阿尔芒·戴维发现并命名了大熊猫。

当年,为了采集到绿尾虹雉的标本,戴维历经生死考验,多次登上海拔4000多米的山顶,险些丧命。时至今日,在邓池沟红山顶的顶峰,仍保留着戴维当年采集标本留下的痕迹。

那么,除宝兴之外,绿尾虹雉在四川还有哪些分布区?

“大概有30多个县。”冉江洪说,根据已有资料,可以初步划定绿尾虹雉的野生种群活动范围。最东为广元青川县;最北为绵阳平武县。自北向南,沿着岷山山系、邛崃山系直至乐山市峨边县。“这条线以西,都是它的分布区。”冉江洪表示,至于其具体的种群数量和栖息地,目前尚未有统一明确的调查摸底。

难题:

这是世界上最难人工饲养繁殖的雉

“必须要尽快掌握全部的人工繁育技术。”在西华师范大学教授周材权眼中,保护的最佳模式,是采用人工繁育并野化放归。这套模式,曾成功使大熊猫等珍稀物种实现种群稳定。

“我们已经研究了62年,目前还没有完全掌握相关技术。”周材权介绍,1955年,北京市动物园及北京濒危动物驯养繁殖中心开始开展绿尾虹雉的人工饲养繁育。直到1972年,动物园才收获第一枚卵。等到孵化成功,已是1980年。由于成功率太低加之已有种群的逐渐凋零,北京方面只得终止相关尝试。

在四川,困扰同样存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蜂桶寨自然保护区已是唯一的人工饲养繁育绿尾虹雉机构。

王勇介绍,保护区开始人工繁育是在1992年,但25年过去,成果仅是:基本维持人工种群稳定,两只成鸟放归。“我们努力了这么多年,受精卵孵化成功率最高的年份只有45%,那是2006年,其余年份更低,甚至有六七年颗粒无收。”与绿尾虹雉打了十几年交道,如今圈舍里仅有11只绿尾虹雉,这让王勇很感慨:困难太多了。

问题究竟出在哪?“可以说,这是世界上最难人工饲养繁殖的雉,因为它是高寒雉类。”周材权说,与大熊猫等珍稀物种不同,绿尾虹雉的人工饲养繁殖,最好在高海拔地区进行。此外,它对于疾病防控、圈舍选择、食物营养、天敌防范及光照等方面都有特别的要求。

“哪一个环节做不好,都可能会影响其饲养繁育。”周材权说,此前,在蜂桶寨的饲养基地中,一只黄鼠狼通过打地道就曾导致数只绿尾虹雉死亡。绿尾虹雉显著的特征之一,便是全身闪耀着独特的多彩金属光泽,这也使得它极易成为兀鹫、金雕等天敌攻击的目标。

在张正旺眼中,人工饲养繁育的另一个问题,是近亲繁殖。“跟其他动物一样,鸟类近亲繁殖也会导致种群质量下降,疾病丛生。”但在王勇看来,这些观点都有待实践的证实,“说到底,还是有些技术方面关卡我们没有掌握。具体是哪些,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攻关:

率先启动野生种群监测摸底

研讨会上,与会者提出绿尾虹雉的今后保护目标:10年内使人工圈养种群从现在的11只扩大到200只以上,开展野外放归试验,实施迁地保护。

目标能够实现吗?“现在的形势很严峻,绿尾虹雉的野生种群还在不断减少。要攻克技术难题,当务之急,是要建立起全新的科研机制,整合包括智力、技术、资金在内的资源。”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认为,无论绿尾虹雉的繁育难问题出在哪个环节,最终还是需要专业技术人员集中突破。在本次研讨会之前,绿尾虹雉的相关科研处于各自摸索、单打独斗状态,“学术经验交流并不算很多。”

也正是如此,10月30日下午,省林业厅宣布,以蜂桶寨保护区现有的饲养基地为基础,设立四川宝兴绿尾虹雉保护研究中心,张正旺为首任主任。这是中国首个绿尾虹雉保护研究中心。同时,10名国内雉类研究的顶尖教授全部纳入中心的科研团队中。

“今后,科研人员直接参与人工饲养繁殖的全过程。”中心正式成立时,王勇现场表态:蜂桶寨将拿出全部的资源和经验,与专家们共享。

一边在着手攻克人工饲养繁育关,另外一边,针对野生种群的保护与监测也在同步启动。

省林业厅野保站相关负责人透露,我省已着手相关事宜,准备在五年内开展绿尾虹雉野外普查,“在四川率先开展,先摸清楚家底再说其他”。此外,我省将建立绿尾虹雉自然保护小区,并对其栖息地进行恢复和改造,建立野生绿尾虹雉遗传交流走廊带,“让野生种群飞起来,飞得更自由。”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