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这部红色影片火了! 解说者陈小波:用情讲述红色气质

http://www.scol.com.cn  (2016-06-29 14:53:14)  来源:封面新闻  
编辑:尹勇  

6月20日上午9时50分,一部时长9分5秒的微电影《红色气质》悄然上线,迅速走红。其后几天,这部由新华社制作的向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献礼的作品在朋友圈大量刷屏,被各大网站热播。人们震撼于影片的高科技特效技术,精致厚重的画面以及饱含深情的讲述。

片中的讲述者陈小波,是新华社领衔编辑、“新华典藏”执行主编、历史影像学者。她在片中引领观众穿越历史长廊,回到历史现场,重温中国共产党95年峥嵘岁月。

《红色气质》拍摄现场。图为陈小波(右)与瞿秋白女儿瞿独伊。

机缘:陈小波和1000万张照片

春节过后的2月份,陈小波的办公室,有人推开门,《红色气质》总导演李柯勇带着三位年轻同事进来了。

“小波老师,新华社要用七八分钟的时间,做一个建党95周年的片子。”年轻人表明了来意。

“七八分钟?95周年?”陈小波接连抛出两个疑问:“不可能吧。”

95年,多么浩瀚的历史啊!几分钟的片子能说出什么呢?

“我们想从中国照片档案馆里找些老照片,回顾这95年。”李柯勇继续解释。

李柯勇提到的中国照片档案馆位于新华社主楼的地下,馆藏照片近1000万张。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新闻摄影局到摄影部,无论这个国家发生了什么,记者没有停止过一天拍摄,编辑部没有停止一天发稿;无论发生了什么,中国照片档案馆都保存了全部发稿照片和底片。

四年多来,作为“新华典藏”执行主编,陈小波一直在做历史照片的梳理和研究工作,大部分时间,与不朽照片默然相对。

“新华典藏”是把老摄影家用性命留下来的经典之作进行精心挑选,通过银盐手工限量放大,摄影者亲笔签名等国际收藏标准的几道工序,最后交由中国照片档案馆永久保存。

陈小波的工作除了去老摄影家家里签字,就是趴在电脑前,一张张翻阅老照片。

她内心情感极其复杂。“新华典藏”从开始就已经太迟了!多少次,当翻到一张刻着深刻历史痕迹的图片,打开摄影者的名字却已是故人,她不禁扼腕长叹,悲从中来!

石少华、郑景康、张印泉、齐观山、陈正青、蒋齐生、叶华、郑小箴、刘东鳌、邹健东、李基禄、袁克忠、邹建东、李九龄、丁峻、孙忠靖、唐茂林……他们的名字和照片无数次地出现,他们曾为历史和中国摄影史贡献了无数经典照片。陈小波为“新华典藏”失去了这些伟大的摄影记者而深感遗憾。好在他们的照片被很好地保存下来了。而对摄影家最好的纪念就是反复研读他们的照片。她也相信他们留下来的照片,千年后还和会和后人对话。

“新华典藏”挑选过程近乎苛刻,陈小波常不由自主地在某幅照片前停留下来,想:这浩瀚的照片啊!有哪些经得起历史的考验,被一遍遍反复使用?有哪些永远不会被人想起?又有哪些在一个时机复活时,会像一枚炸弹在人们心里炸响惊雷?有哪些摄影者会在人的视线中淡淡走远,又有哪些摄影者同他的图片一起载入史册,在历史的坐标中定格?

陈小波从一个普通的图片编辑变成一个用图片研究历史的人。因为她的工作,她被选入《红色气质》主创团队中。

创意:个人相册与国家相册

2月份,新华社总编辑、《红色气质》总策划何平召集大家开了第一次建党95周年报道策划会,参加者是新华社总编室副主任白林、国内部副主任秦杰、新华网副总裁汪金福、新媒体中心常务副主任李俊、新华社领衔编辑陈小波、总编室融合发展中心副主任、微电影总导演李柯勇,还有几位出生于80年代、90年代的业务骨干组,这些人成为主创团队,进行了第一次头脑风暴。

之后两三个月,主创团队一直处在“找不着北”的状态,虽然频繁地碰头开会搭架子、建结构,但始终找不到对的路子。虽然毫无头绪,但主创团队从一开始就达成了默契:绝不做生硬的、程序化的宣教片。

某日,总策划何平一句点醒众人:我们能不能把个人历史和国家历史,个人相册和国家相册结合起来?

九十五岁的瞿秋白的女儿瞿独伊就在新华社工作,今年刚好95岁!而中国照片档案馆中的1000万张照片,更是中国摄影和世界摄影的宝藏。两者全是新华社独有的资源。

找到了可操作的切入点,主创团队终于摆脱了纸上谈兵的状态,进入实操。

片中的讲述者陈小波。

赋情:找到最动人的说话方式

影片台词怎么处理?

用字幕没有力量,用画外音也不行,专业的播音员虽然字正腔圆,但没有感染力。

在一次策划会上,总编辑何平提出:“小波上吧。以新华社图片编辑的身份,用老照片讲述历史。”

陈小波说:“何总,不可能啊!我从来没上过电视,在电视上说话是一件多难的事啊!”

再难也得上啊,只好硬着头皮接受。跟着团队进入紧张的采访拍摄阶段。

30年前,陈小波刚到新华社,瞿独伊60多岁。唱歌跳舞,场场舞会都能见到她。瞿独伊一生遭遇无数磨难:少年丧父、青年丧母、中年丧夫……但她身上总洋溢着一种特殊气息:通达、乐观、一笑而过。陈小波几乎是仰望:“我一生都追赶不上她。”

第一次采访,是在片场。瞿独伊说,父亲瞿秋白去世的时候,她都哭晕过去了。虽然不是亲生女儿,但她很爱这个父亲。但讲述的时候,瞿老特别平静。

第二次采访是在瞿独伊家里。陈小波第一个问题就问:“瞿奶奶,还会唱国际歌吗?”

瞿独伊一昂头就用俄语唱了起来,字正腔圆、底气十足,每句词都记得……在场的人都惊呆了。

配音开始。

经过总编辑何平、副总编辑白林和导演李柯勇几经打磨的文字,含蓄、深情,字不多,却有无限内涵。

陈小波想:反正自己的声音、朗读都没有经过训练,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念吧。那些图片她是那么熟悉,图片的背后,是她采访过的袁苓、钱嗣杰、时盘棋、陈娟美、王子瑾、官天一、王建民……一想起那些图片那些人,陈小波脑子里全是画面,心里充满情感。

录音棚中,总导演李柯勇和年轻的执行导演徐迪瀚坐在陈小波旁边。当陈小波用近乎耳语的声音念出一行行画外音时,两个导演不住点头:“好!”“过!”。

后来,徐迪瀚导演在跟何平总编辑汇报时,由衷地说:“这部影片,我们发现两个宝:一个是九十五岁的瞿奶奶,一个是小波老师的声音。都无可取代。”

陈小波作为贯穿影片的主轴,不仅需要念旁白,还得贡献几个镜头。

在片场,陈小波找到导演,能不能只给背影,能不能只拍侧面、能不能只留声音……在瞿独伊面前,陈小波觉得自己太不值一提。

采/访/后/记

功劳是大家的

我只是露了个脸

影片能造成这么大的反响,是陈小波没有想到的。“我近年来的工作状态就是默对老照片,它不说话我也不说话,没想到这个片子我开口说话,居然被很多人认识了。”

陈小波说:“其实这个片子是新华社很多人的心血。新华社这一次拿出的是专家团队。新华社专家型的记者、编辑都是千锤百炼打造出来的,人人有内功。一部九分钟的片子背后,是十几次会议、几十个小时的采访、几百个小时的制作、几万张照片的遴选,甚至是这些人几十年的担当、常识、积累。我其实是片子中最小的一个角色而已。只是我在说话的时候,放进一点情感与良知,还放进一点痛感,我完成的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共产党一路坎坷,筚路蓝缕走到今天。如果观众看完这个片子,觉得有些人不应该被忘记,觉得今天的生活还值得珍惜,就足够了。”

幕后

《红色气质》主创团队揭秘

看年轻人 如何写史诗

《红色气质》最近太火了。 这部由新华社制作的向中国共 产党建党95周年献礼的影片, 6月20日上线至今依旧火热,很多人被它打动,看一遍,哭了,还想看第二遍,第三遍。网友说,要给制作团队100个赞。

50后到90后的五代同堂

影片播完,最后出来的是团队 成员名单,13个人。人数不多,却覆盖了“50 后”到“90 后”多个年 龄层,总导演李柯勇笑称,这是五 代同堂。 “对于一个人,95年很长。对 于走在时代前列的党,正值青春年 华。”这是影片的台词。团队里的很 多年轻人,也正值青春年华。 80后姑娘陈子夏是新华社地 方分社的摄影记者,也是团队成 员之一。参加完第一次策划会, 她心情沉重。基本的史实都了 解,但要把握这么有厚度的选题, 需要了解共产党95年间的点点滴 滴,得补不少课。过了几天,几个 年轻人结伴去中央党校图书馆抱 回来十几本党史书,天天看,吸收,输出。新的知识在他们脑袋 里打个转,变成一个个不错的创意,放在影片里。

“我宁可听年轻人的”

影片执行导演姚竣译是团队里年纪最小的,1991年的小伙子,刚来新华社一年半的时间。 李柯勇认为要在一开始就点题,姚竣译则坚持放在最后,“一开 始啪啪啪啪四个大字打出来,就没 人想继续看了。”几番唇枪舌剑,姚 竣译赢了。在这个团队里,年轻人 拥有最大的话语权。每次讨论遇 到分歧,何平都说,我宁可听年轻人 的。 想到这些年轻人,李柯勇略带 感激,“如果没有年轻人的视角,没 有他们熟悉的知识和情感,片子很 有可能是另外一个形态。” (许雯 王豫斯)

来源:封面新闻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