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观新闻记者 祖明远 川观新闻绵阳观察 付江
11月19日晚,中物院培训中心、中物院党校打造的原创话剧《千里共同途—邓稼先与杨振宁的世纪之约》(以下简称《千里共同途》)在科学会堂圆满完成首演。该剧是中国科协“2025年科学家故事舞台剧推广行动剧目”第一批剧目的重点作品。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千里共同途》的创作灵感源自邓稼先致杨振宁信中的那两句诗“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以他们的深厚友谊及其科技报国的人生抉择为主线,分为《序幕:盛世回响》《烽火弦歌》《归心似箭》《隐姓埋名》《龙吟惊雷》《信解心结》《戈壁寻踪》《赤子丹心》《尾声:星河新途》九场,通过跨越时空的情景再现,生动展示了他们为国家和科学事业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

话剧以时间为轴,串联起1941年西南联大校园、1958年邓稼先受命研制核武器、1971年杨振宁归国考察、2025年九三阅兵等多个关键历史场景,通过跨越时空的对话与情景再现,通过演员们细腻的表演,将这份兄弟情义、家国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再加上舞台造型、背景和灯光巧妙融合,在带给观众惊艳震撼视听享受的同时,勾勒出邓稼先与杨振宁从风华正茂到白发苍苍的人生轨迹,台下不时迸发出阵阵掌声和叫好声。

首演现场,观众被深深触动。“不管是剧中邓稼先先生‘隐姓埋名干大事’的坚守,还是老一辈科学家‘以身许国’的赤诚,都令自己触动。”一名青年职工热泪盈眶说到,舞台上的每一个场景都极具感染力,自己的内心满是震撼与感动。

“看完《千里共同途》,自己更清晰了教育的使命,工作中会更注重将邓稼先先生的坚守、杨振宁先生的家国情怀融入德育与教学,生活里也会以他们的纯粹与执着为标尺,引导学生做有理想、敢担当的新时代青少年。”科学城一中教师说道。

《千里共同途》全剧成功首演,丰富了两弹精神、科学家精神学习教育的形式和载体,将进一步激励青年学子在共鸣中读懂“科技报国”的时代内涵,点燃“将青春与智慧献给祖国”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