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代养代种助贫困户脱贫“摘帽”

http://www.scol.com.cn  (2016-05-25 12:42:19)  来源:绵阳日报  
编辑:尹勇  

目前,全县2566户、8448人有基本劳动能力,却因资金、技术、项目缺乏而造成家庭暂时贫困,需要通过产业扶持才能脱贫致富。对此,去年以来,梓潼县因地制宜,精准订制,创新并探索出代养、代种、种养结合等新模式,以增强贫困户的“输血造血”功能,让产业扶贫之路越走越宽阔。

生猪代养

让贫困户坐地分红

今年2月,定远乡率先组织成立了同心村扶贫专业合作社,由65户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组成。这是梓潼首家扶贫专业合作社。定远乡党委书记梁胜朝告诉记者,扶贫合作社的运行模式是贫困户以政府贴息贷款方式现金入股,以畜禽养殖为主营业务,筹建两栋正大1100代养场圈舍,走科学化、规模化养殖道路。代养场建成并投产后,贫困户年底通过代养费收入扣减贷款本金和生产成本参与利润分红。通过这种分配方式,前三年贫困户年均纯收入将增加1200余元,三年后年均纯收入将增加7000—8000元,届时,所有建档入社贫困户将彻底摆脱贫困进入小康行列。

梓潼是生猪养殖大县,也是猪肉制品生产加工大县。2014年,梓潼县与泰国正大集团公司达成合作意向,拟在梓潼发展年出栏500万头的生猪产业链。正大集团采用国际最先进的养殖管理模式,可极大地节约人工成本和物力资源。尤其率先提出由私人出资修建圈舍,由正大集团统一提供优质仔猪、防病疫苗和全价饲料,出资人按照生猪销售的重量获取酬劳的代养模式,免除一切市场风险,公司按照0.80元/斤的代养费用给出资人结算薪酬。

公司的介入,让养殖户免除了价格波动起伏的销售风险,只需要投入一笔前期资金,修建标准圈舍,后期再雇请工人进行日常饲养管理,就可以稳稳当当地成为与大公司合作经营的股东,然后坐地“分红”就行了。

梓潼县扶贫开发局局长张志敏介绍,建设一栋1100代养场,总共需要建修资金140万元左右。其中,县财政提供专项资金40万元,贫困户自筹资金100万元就可以建成投产。每户贫困家庭可在银行获取3—5万元的贷款作为入股资金参与后期利润分红,这样,只需要30户左右贫困户集中统一申请,一个1100生猪代养场就可以建成投产,达到盈利脱贫的目的。

梓潼县农办主任王兵称,一栋1100生猪代养场产生的经济效益可带动30户贫困户脱贫。全县只需要建设80栋左右的生猪代养场就足以让2566户贫困户彻底脱贫。目前,12栋以产业扶贫为目的的生猪代养场正在建设中。

果树代种

让贫困户在家当老板

时下,在许州镇天宝村,对于贫困户王华来说,他再也不考虑“种什么”、“怎么种”、“卖给谁”等烦心的问题了,至于修枝、剪芽、施肥、除虫等具体操作技术,则完全听从于公司技术人员指导就是了,他家依靠公司发展蜜柚种植,获取的收入比过去高多了。

在农村,房前屋后种植果树是许多农户的传统习惯。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手段,梓潼选择与大型公司长期合作的方式,由公司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分片进行自然环境综合考察,确定各地最适宜种植的果树品种。贫困户提供种植场地和必要人力帮助,公司统一提供种苗、除虫药剂和生物肥料,同时负责对外销售,农户按销售金额与公司进行对半分成。

根据日照时间、早晚温差、空气湿度等小环境气候特点,各乡镇确定适宜种植的果树类型也不完全相同:定远乡重点种植太阳神李、宏仁乡重点种植夏黑葡萄、石牛镇重点种植胭脂脆桃、许州镇重点发展琯溪蜜柚、三泉乡重点发展红心猕猴桃……形成了乡乡有区别、镇镇有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

梓潼县农业局局长杨光勇介绍,虽然各乡镇确定重点发展的水果品种不同,但发展理念和管理模式基本相同,都是贫困户统一把林地流转给农场主,农场主与种植公司签订合作合同,公司派出技术人员进行全程跟踪指导,确保种植水果质量达标。贫困户可以把林地作为资本参与入股,彻底免除技术更新、市场销售等后顾之忧,从而获得盈利分配,相当于在自家门口当起了“甩手老板”。“和普通老板不同的是,贫困户不需要资金投入,也不担心经营管理问题,可直接获得收入分成!”杨光勇举例说,以一亩夏黑葡萄为例,平均产值在1.5万元左右,每个贫困户可以轻松分得7500元的纯利润,如果加上务工费用,赚上1万元也是很轻松的事情。

种养结合

综合效益1+1﹥2

近日,记者在三泉乡泉源家庭农场看到,生猪代养和猕猴桃,这两个看似不相关的种养业,如今,被农场主白飞龙巧妙地结合起来,不仅处理了猪场的废弃物,而且还节约了猕猴桃种植成本,提高了品质。同时,也带动了当地贫困户共同致富。

生猪代养与果树代种两个产业项目,是梓潼结合县域实际,探索出来的有效扶贫途径。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生猪代养还是果树代种,梓潼均成功探索出“政府+种养殖公司+银行+农场主(经营户)+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即“1+5”产业扶贫模式,形成了政府组织、市场主导、贫困户主体的多元发展格局,打破了传统种养殖千年不变的陈旧模式,注重品种改良和科技更新,提升了种养水平,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养殖家禽家畜总会产生粪便,如何变废为宝,保护好生态环境?走生态农业之路,步循环发展之道,这就是梓潼破解粪便污染开出的一剂“良方”,也是提高产业效益的有益尝试。

记者走访发现,在梓潼各乡镇,每个生猪代养场都配套发展果蔬产业,同时建设了大型沼气池一口,粪便通过沼气池进行沉淀发酵,经过一系列无公害化处理后,沼渣分离出来后制成天然有机肥料;沼液则通过管道直接输送到果园或菜园,用于果蔬灌溉;至于沼气,则免费提供给附近农户生活使用,不仅清洁环保,而且高效省事。

梓潼县环保局局长陈俊介绍,生猪代养场一般选择在远离人家居住、植被稀少的荒坡顶层,果园一般选择在地势相对平缓的半山腰处。这样一来,养殖场和果园形成一定的高度落差,如果安装好引灌管道,无论是滴管还是喷灌,沼液都可以直接排进果园或菜园,无需另外增添人力,也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从而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贫困一处,就发展一处;发展一处,就保护一处;种养结合,必然脱贫一处。可以说,这是在产业扶贫工作中,梓潼摸索出来的成功经验。”梓潼县委副书记、县长周琳坦言,两种产业的同步发展,绝不是1+1=2简单叠加,而是1+1>2的产业良性互融。

(陈仁康 赵 斌)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