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有人有钱有技术脱贫奔康有套路——看梓潼如何玩转非常“1+5”扶贫新模式

http://www.scol.com.cn  (2017-05-10 08:49:09)  来源:绵阳日报  
编辑:尹勇  

产业扶贫,梓潼和其他丘区县面临大致相同的尴尬:缺资金、缺人才、缺技术,更找不准适合贫困山区长久发展的产业项目。面对这一瓶颈,去年以来,梓潼县通过专家考察论证,结合县情实际,大胆探索出“1+5”生猪代养产业扶贫模式,解决了西部地区如何脱贫攻坚这一重大课题,也成为了西部地区具有示范意义的扶贫模式。

合作社担保,政府贴息,轻松破解资金难

一提起发展产业,首先想到就是资金难筹,尤其是利润较高的养殖产业,更需要大笔资金来修建圈舍,购买设备设施。前期准备动辄就要几十万,高的甚至需要几百万,没有这笔启动资金,发展产业就等于空谈。

对于经济本来就很拮据的贫困户来说,要让他们自己去筹措几十万的启动资金,通过发展产业来脱贫致富,这无疑是痴人说梦。先不说银行贷款问题,就是贫困户自己有没有信心偿还都还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那到底该怎么办呢?对此,梓潼采用“化零为整”的办法,首先把一个地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集中起来,成立一个专业扶贫合作社,既负责筹措资金,又负责产业运营,还要负责进行利润分红。

至于启动资金,则由合作社出面为贫困户进行担保,政府提供三年贴息。合作社负责向银行讲明生猪代养产业的运营模式和发展前景,重点讲清正常养殖后的盈利情况,说服银行向每户贫困户贷款3—5万元。这样,贫困

户就可以如愿获得银行贷款,并以此贷款和县财政提供的项目补助资金作为原始股金加入合作社,按比例参与后期利润分红。

一般说来,一栋1100型圈舍需要140万元基本资金,其中100万元用于圈舍建设,40万元用于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其他设备设施购置。县农业局为每栋1100型圈舍提供补助资金20万元(可量化为贫困户的股本金),县扶贫开发局为每栋1100型圈舍提供20万元扶贫周转金(可量化为合作社集体股本金,后期无息偿还),也就是说,贫困户只需另筹100万元就可以建成投产。平均每个乡镇按40户贫困户来算,每户只需贷款2.5万元就可以启动生猪代养产业了。

公开招聘,专业培训,毫不担心人才缺

养殖的成败在于日常管理,日常管理的关键是要找到懂技术、有责任心的人来进行饲喂照料。梓潼“1+5”生猪代养场对饲养管理员的要求特别高,专业知识特别强,没有经过公司专门培训,是绝不允许轻易上岗的。

既然饲养员是专业技术人才,那一般人肯定是不能胜任这份工作的。梓潼的做法是,由合作社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优秀人才。除了诱人的高薪,严苛的条件也吸人眼球。比如,限男性,必须身强体壮,成熟稳重,年龄在30—50岁以内,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特别要求要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基本养殖经验。这样看来,高薪也不是人人都可以奢望的。

选聘过程是公开透明的,由合作社理事会具体负责办理此事,乡镇分管领导负责全程监督指导。从报名竞聘开始,合作社就要对每个竞聘人员的基本情况向外公示。到了面试考察环节,选聘工作就更加谨慎仔细,大到敬业精神,小到卫生习惯,都要对竞聘人逐一测试比对,直至选出最优秀的饲养员。

人员选聘落实后,也会及时对外进行公示,主动接受群众举报监督。一周公示期满后,如果没有违规违纪举报,合作社就可以正式聘任他为代养场饲养管理员。而后由正大集团统一对初聘人员进行为期一周的专业技术培训,通过聆听讲解、观看视频、现场演示等多种方法了解常见的圈舍消毒、疫病防治、巡场观察、隔离治疗、故障排查等基本知识和管理技能。

培训合格后,这些专业技术人才就可以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从容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和疑难问题,长期为代养场提供技术服务。遇到不懂的问题,还可以随时与公司技术人员取得联系,轻松解决养殖困难,为产业发展提供人力支撑。

国际化标准,公司指导,养殖技术超一流

要想扶贫效果好,选准产业是关键。梓潼是生猪养殖大县,也是猪肉制品生产加工大县。但传统养殖因为农户较为分散,猪只品种参差不齐、投喂饲料千差万别、圈舍规格不统一、消毒防疫跟不上,造成养殖周期漫长,猪肉品质不高。养殖户往往还要承担猪只疫病、市场价格波动等多方面的风险,可以说是既耗时费力,又收效甚微。

代养模式的引进,完全改变了贫困户的尴尬处境。2014年,梓潼县政府与泰国正大集团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在梓潼发展年出栏500万头的生猪产业链——由贫困户出资修建圈舍和购买设备,由正大集团统一提供优质仔猪、防病疫苗和全价饲料,并提供从圈舍规划到生猪养殖的全套技术支持,出资人按照生猪销售的重量获取酬劳。这种代养模式,最大程序降低了养殖户的市场风险,是多方共赢的一种养殖模式。

代养产业一经推出,便受到了贫困群众的一致支持,产业发展顺风顺水,各乡镇都纷纷鼓励贫困户抓紧加入合作社,通过大力发展生猪代养来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梓潼“1+5”一时受到各方关注,各地党政领导纷纷前来调研,许多专家也闻讯赶来考察,为生猪代养模式点赞。

“1+5”生猪代养产业之所以反响良好,说到底还是养殖标准高,技术一流,经济效益显著,扶贫效果十分突出。尤其是在养殖标准方面,有了大公司提供技术支撑,所有的圈舍和设施都是一个标准,从圈舍建设到养殖过程,再到设施配置,全部实现了智能化和自动化。可以毫不夸张地说,“1+5”让梓潼的生猪养殖一步跨进了现代化,对梓潼整个生猪养殖行业都有一个显著的示范引领作用。

现代化产业,风险可控,脱贫致富有保证

梓潼“1+5”扶贫代养场均由正大集团提供统一技术标准,根据最科学的营养需求来为猪儿搭配不同的饲料。据梓潼县栏杆养殖合作社的饲养员张师傅介绍,从仔猪引进到最终出栏,代养场的猪要分阶段吃成分比例完全不同的五种饲料,所以它的养殖成本控制得很低,产生的经济效益却很高。

由于代养场的设备设施很先进,基本实现了智能化和自动化管理。除了特殊时期巡场以外,其他时间基本不需要人员亲自到场内去做事。正常情况下,饲养员只需要到点在操作台按下进料按钮和电路开关就可以了,猪儿吃食、喝水都是自动设施,其余时间在办公室观看监控画面也可以达到管理的目的。

“1+5”扶贫代养场到底有多现代?简单点说,一栋1100型圈舍,一次就可以养猪1100头左右,而这1100猪的日常管理仅需1名饲养员就可以轻松搞定,这在普通养殖场简直是无法想象的,由此也可见“1+5”扶贫代养场的技术标准之高。据许州镇副镇长吴飞介绍,梓潼的“1+5”扶贫代养场完全达到了“国内顶尖、世界一流”的技术标准,因此,其扶贫效果相当显著。

由于“1+5”产业达到了现代化标准,再加上有正大集团保证回收所有生猪,代养场只凭生猪销售重量赚取代养费用,完全规避了市场风险,生产利润比一般养殖场要高出许多。据县农业局畜牧股负责人介绍,为了实现500万头生猪产业链的目标,正大集团承诺在代养酬劳上尽量优惠所有代养场,把赢利点着重放在生猪屠宰、猪肉加工等后续环节上去,让贫困户得到更多实惠。这样一来,生猪有了固定的销售渠道,养殖场有了稳定的代养酬劳,贫困户就可以按期分到可观的红利,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自然指日可待。(陈仁康 赵斌)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