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上班第一天,忙是主旋律

http://www.scol.com.cn  (2017-02-06 14:22:48)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尹勇  

旌阳区新年谋新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驱动创新发展

□本报记者 宋开文 雷倢

2月3日,春节假期后第一个工作日,正逢立春。早上刚8点,德阳市旌阳区委书记邓平早早来到办公区,招呼上几名区里干部,乘车出发。

第一站是天元镇的政务服务中心。时间刚8点半,各个窗口的工作人员已经整齐就位。邓平一边拱手给大家拜年,一边鼓励大家“尽快进入状态”。

选择天元镇作为春节假期后踏访的首站,邓平煞费苦心。“天元镇是进出德阳西大门的重要门户,也是旌阳区高新技术产业园的所在地,因此这里的环境和干部状态尤为重要。”

此后一天的行程,几乎大部分与新兴产业密不可分。

匆匆赶到孝泉镇,为一年一度的“上九会”宣布开幕后,邓平的下一站是位于旌阳区高新区的烯碳科技有限公司。“石墨烯的下游产品市场化进行得怎样了?”邓平开门见山抛出问题。“今年已经签下了5亿元的订单!”该公司董事长郭安贤的回答也是信心十足。

烯碳科技是国内最早掌握“新材料之王”石墨烯规模化制备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之一,公司先后投入1亿元研发资金,还与四川大学以及国内顶级的石墨烯专家合作,全省唯一的石墨烯研究院就设立于此,石墨烯的研发应用水平在全省乃至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早在研发初期,旌阳区就提前对接,主动服务。目前,年产30吨石墨烯粉体制备生产线已经投产,下游产品的综合应用也在加快。“工业要转型升级,必须大力扶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石墨烯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是我们的工作重点。”邓平告诉记者,这也是旌阳区创新驱动发展的一个缩影。

“有任何困难,请第一时间告诉我们,一起来解决。”临走前,邓平再次向企业的工作人员表态。

一墙之隔,是另一家新兴产业企业——德阳威旭锂电,经过7年的研发,这家企业终于在去年12月投入生产。看着3000吨磷酸铁锂电池材料生产线上飞速运转的机器和忙碌的工人们,邓平问:“今年,你们预计生产多少吨?”

“我们预计生产1300吨,产值大约2亿元。”威旭锂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强新说,这里所生产的锂电池,主要用于电动汽车,市场前景十分看好,“2018年产值预计会达到10亿元。”

下午2点,邓平来到黄河新城。汽车一路行来,窗外一条条改造过的道路整洁靓丽,一座座新修的商业综合体沿路矗立,邓平感慨:“德阳是工业城市,服务业是弱项,我们一定要补齐这块短板。”

邓平说,旌阳区被定位为“成都北部新城的核心区”,黄河新区“当仁不让地成为城市升级改造示范区”。近3年,随着万达广场、希望城等大型商业综合体纷纷落地,旌阳区的城市功能和品质得到了质的提升。

随着德阳市两个“一号工程”之一的成德同城化迅速推进,城市提档升级紧锣密鼓进行。黄河路、庐山北路等5条道路都被列在旌阳区的改造计划中。目前,黄河路与庐山北路都完成了改造,其余的几条道路也预计在今年完成改造升级。“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招商形象和市民宜居感得到了大幅提升。”

“作为全省十强县之一,旌阳在新一年里必须更加努力,从节后第一天起,全区上下只争朝夕!”下班时,邓平以这句话为节后第一天的行程画上句号。

首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尾页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